随着时代的发展,尽管现代教育理念越来越人性化,但传统的“不打不成材”“棍棒之下出孝子”的教育思想仍然影响着不少家长。需要指出的是,在节奏越来越快、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,家长的培养目标应当转向培养女孩的独立性上来。家长应当让女孩抛弃“靠父母”或是“长大了嫁个有钱人”等种种好逸恶劳的想法,从思想根源人手,让女孩树立“靠自己”的正确信念。自己的事情主要由自己来解决,不能总是靠父母教育和监督,比如成绩出问题了,就让她自己总结分析原因,尽快把成绩赶上来,而不是靠家长的打骂来“督促”。如果采用打骂的方式来督促孩子,那么就等于始终把孩子定位为“被动接受”的一方,这样做她不仅容易产生逆反心理,还会在这种状态下变得麻木。
莎莉小学时一直是班上的三好生,升入初中后还被选为班长。班长的职务给她带来荣耀的同时也给她带来了很多难题,诸如班级活动的组织策划、同学之间矛盾的处理、各种班级杂务等,都耽误了莎莉很多学习时间。
爸妈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但考虑到班长的职务可以使女儿得到多方面的锻炼,尤其是培养女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,他们还是很支持女儿。所以,每次莎莉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向父母求助时,父母都会帮助女儿客观地分析,然后再给她一些参考意见,让她自己学会做决定。
当莎莉考试失利时,父母对她也是不打不骂,而是客观地帮她分析原因,让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把成绩赶上来。在父母的努力帮助下,莎莉的独立能力不断增强,一般情况下,无论遇到何种问题,她都能自行解决。当然,父母也从没有在觉得她解决得还不太好时打骂过她。
案例中莎莉父母的做法是比较明智的,这一点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。只有人格独立的人才能成材,任何依赖别人的孩子都不是真正的人才,而打骂教育无法使孩子真正地走向独立。此外,打骂教育大多数情况下还会令孩子的性格发生异变,比如怯懦或倾向暴力等。打骂即使一时看起来再“有效”,女孩的路终归要由她自己去走,父母不妨把“棍棒”扔掉,培养女孩的独立性,从小让她树立“依靠自己”的观念,这才有利于她综合素质的提高。